
304不锈钢管是奥氏体不锈钢材质无缝管,是在最初发明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钢种,该钢是不锈钢的主体钢种,其产量占不锈钢管总产量的30%以上。由于此钢具有奥氏体结构,它不可能通过热处理手段予以强化,只能采用冷变形方式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钢的奥氏体结构赋予了它的良好i性,热加工性能、无磁性和好的低温性能。304钢博截面尺寸的焊接件有足够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在氧化性酸(HNO₃)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碱溶液和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中以及大气、水、蒸汽中耐蚀性益佳。
304钢管的良好性能,使其成为应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不锈钢牌号,此钢适于制造深冲成型的部件以及输送腐蚀介质管道、容器、结构件等,304钢管亦可用于制造无磁、低温设备和部件。
00Cr19Ni10钢是在0Cr18Ni9钢的基础上,通过降低碳和稍许提高含镍量的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此钢是为了解决因Cr23C6 析出致使0Cr18Ni9钢在一些条件下存在严重的晶间腐蚀倾向而发展的,在开发初期,因冶金生产降碳较难,一度曾防碍了它的广泛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新的二次精炼方法AOD和VOD工艺成功用于生产后,此钢才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与0Cr18Ni9钢比较,此钢强度稍低,但其敏化态耐晶间腐蚀能力显著优于0Cr18Ni9钢,除强度外,此钢的其他性能同于0Cr18Ni9Ti.。它主要用于需焊接后又不能进行固溶处理的耐蚀设备和部件。这两个钢种,在易产生应力腐蚀和产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的条件下,在选用时应慎重。
化学成分比较
304 | C | Mn | P | S | Si | Cr | Ni |
要求,% | ≤0.08 | ≤2.00 | ≤0.035 | ≤0.030 | ≤1.00 | 17.0–19.0 | 8.0-11.0 |
304L | C | Mn | P | S | Si | Cr | Ni |
要求,% | ≤0.03 | ≤2.00 | ≤0.035 | ≤0.030 | ≤1.00 | 18.0–20.0 | 8.0-11.0 |
工艺性能
304和304L奥氏体不锈钢管均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可采用通用的各种热、冷加工工艺生产管材、棒材等冶金产品,热加工范围我900~1180℃,冷加工较易,无特殊困难,由于两种钢易于冷加工硬化,当冷变形量过大时,须中间进行退火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加工。
热处理工艺;
0Cr18Ni9的固溶温度为1080℃~1100℃,00Cr19Ni10则为1050~1100℃.冷却方式为水冷,冷加工中间退火温度850~970℃。保温一定时间后水冷,经固溶处理后钢的组织为奥氏体组织,有时也存在少了铁素体。
焊接;304和304L可采用通用的方法焊接,手工电弧焊时含碳0.04%~0.06%的薄截面尺寸的0Cr18Ni9可采用002焊条,焊后可不产生净间腐蚀倾向,对于厚截面尺寸欲保持焊后的耐晶间腐蚀性能,需进行焊后热处理,若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应改用00Cr19Ni10或稳定化型的奥氏体不锈钢。00Cr19Ni10的焊条为奥氏体002焊条。
冷成型性能主要介绍0Cr18Ni9薄板在应用过程中,常常用作冷成型操作。其冷成型性能是衡量能否顺利和成品和成品率高低的重要技术指标。影响0Cr18Ni9不锈钢的冷成型因素较多,也很复杂,就其金属学因素主要是不锈钢的成分,既铬含量和镍含量额比,其常规拉伸性能中的延伸率是一重要的表征指标,为获得良好的冷成型性能,浙江不锈钢管厂家应控制好不锈钢中铬含量和镍含量的比值处于一个恰当的范围,
应用;304和304L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核工业、轻工、纺织等工业中,在核工业反应堆工程中,304是早期沸水核反应堆的主要结构,主要用岐管,旁通管道及支撑件,由于曾出现晶相应力腐蚀,近年来已由核级304L所取代。在压水核反应堆中304和304L主要用于1.2.3级设备用不锈钢锻件、冲压件、热交换器用钢管,辅助管道,冷却系统管路等。对于截面尺寸大,且要求焊接的部件,应选用不锈钢管厂家304L。对于制造反应堆内构件的产品,应对钢中的钴、硼做出明确规定。